一、辽宁省农药厂污水处理行业背景与政策加码
辽宁省作为我国北方农药生产重镇,拥有大连瑞泽、沈阳化工研究院等重点农药企业,产品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多个品类。随着《辽宁省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21/3160-2019)的实施,农药厂废水 COD 限值从 100mg/L 收紧至 50mg/L,总磷、总氮及特征污染物(如苯系物、菊酯类)均新增严格管控指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2024 年发布的《农药行业环保整治方案》明确要求,2025 年底前所有农药生产企业必须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未达标企业将实施停产整顿,政策压力倒逼行业加速设备更新。
当前,辽宁省多数农药厂仍采用传统 “物化 + 生化” 处理工艺,难以应对新型农药生产产生的复杂废水,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延伸应用(工业级定制款)成为农药厂达标关键,市场需求年均增长超 40%。
二、辽宁省农药厂污水主要成分解析
(一)高毒特征污染物:生物毒性强且降解难
农药厂污水中含有大量农药中间体及成品残留,如有机磷类(乐果、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三嗪类(莠去津、西玛津)等,这类污染物具有 “三致” 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且化学稳定性极强。监测数据显示,辽宁省农药厂综合废水 COD 浓度普遍在 8000-20000mg/L,部分精细化工厂废水 COD 可达 50000mg/L 以上,BOD5/COD 比值仅为 0.1-0.2,属于难生化降解污水。
(二)高盐高氨氮:抑制生化处理效率
农药合成过程中大量使用酸碱催化剂、氯化钠、氯化铵等辅料,导致污水含盐量(TDS)高达 5000-15000mg/L,氨氮浓度可达 500-1000mg/L。高盐环境会破坏微生物细胞渗透压,导致生化池内活性污泥失活;高氨氮则会增加硝化反应负荷,传统硝化工艺难以实现高效去除,成为总氮达标难点。
(三)复杂有机溶剂:增加处理难度与安全风险
农药生产中使用的甲醇、甲苯、二甲苯、DMF(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在废水中形成油水分层或乳化状态,不仅难以通过常规工艺分离,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辽宁省某农药厂曾因废水中甲苯泄漏,导致污水处理站发生爆燃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元。
(四)重金属与悬浮物:设备磨损与管道堵塞
部分农药品种(如有机汞农药、含铜杀菌剂)生产会产生含汞、铜、锌等重金属的废水,同时反应残渣、原料杂质形成的悬浮颗粒物(SS)浓度可达 1000-3000mg/L,不仅加剧设备腐蚀磨损,还易造成管道堵塞,导致处理系统频繁停机。
三、辽宁省农药厂污水处理核心难点
(一)特征污染物去除效率低,达标稳定性差
传统生化工艺对农药污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不足 20%,即便增设臭氧氧化等高级氧化单元,也存在运行成本过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辽宁省某除草剂生产企业采用 “UASB + 接触氧化 + 臭氧” 工艺,处理后 COD 仍维持在 80-120mg/L,难以达到 50mg/L 的新标准限值,多次被环保部门约谈整改。
(二)高盐高氨氮抑制生化系统,处理负荷受限
当污水含盐量超过 5000mg/L 时,生化池内微生物活性会下降 50% 以上,导致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大幅降低。辽宁省多数农药厂采用稀释处理方式(清水稀释倍数达 3-5 倍),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增加了处理水量负荷,与节水减排政策相悖。
(三)设备抗冲击能力弱,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农药生产存在批次性特点,污水水量水质波动幅度可达 300%-500%,传统处理设备难以适应这种剧烈波动,常出现 “冲击负荷下系统崩溃” 的情况。此外,设备腐蚀、药剂消耗量大等问题,导致农药厂污水处理运维成本高达 8-12 元 / 吨水,部分企业年环保投入占营收比例超 15%。
(四)二次污染风险高,环保监管压力大
农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高浓度有毒污染物,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高达 2000-3000 元 / 吨;同时,处理过程中挥发的有机溶剂易形成 VOCs 污染,面临环保部门的双重监管压力。辽宁省某农药厂因污泥处置不规范,被处以 120 万元罚款,并被责令限期整改。

四、艾柯工业级
污水处理设备:定制化破解农药厂处理难题
(一)强化预处理 + 深度氧化耦合工艺,高效去除特征污染物
艾柯针对辽宁省农药厂污水特点,定制开发 “破乳除油 + 催化微电解 + 电催化氧化 + MBR 膜生物反应器 + 消毒” 一体化处理系统。预处理阶段采用高效破乳剂与斜板沉淀结合,去除 95% 以上的油类和悬浮物;催化微电解单元通过铁碳合金材料产生原电池反应,破坏农药污染物的苯环、杂环结构,提高污水可生化性(BOD5/COD 比值提升至 0.4 以上);电催化氧化模块采用新型钛基二氧化钌电极,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对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率达 95% 以上,确保 COD 稳定降至 50mg/L 以下。
(二)高盐耐受型生化系统,解决盐度抑制难题
艾柯设备搭载耐盐微生物驯化系统,通过逐步提升盐浓度的方式,培育出耐受 15000mg/L 高盐环境的专用菌群,配合 MBR 膜分离技术,实现高盐污水的高效生化处理。同时,采用 “短程硝化 - 反硝化” 工艺处理高氨氮污水,氨氮去除率达 99%,总氮去除率超 85%,无需清水稀释即可稳定达标,水资源消耗减少 70% 以上。
(三)智能抗冲击设计,降低运维成本与风险
设备配备 PLC 智能控制系统与在线水质监测仪,可实时监测 COD、氨氮、盐度等 12 项指标,当水质出现异常波动时,自动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如增加药剂投加量、切换备用处理单元),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此外,设备采用 316L 不锈钢与玻璃钢复合材质,耐腐蚀性提升 3 倍以上,使用寿命延长至 15 年;处理 1 吨农药污水的运行成本降至 3.5-4.5 元,较传统设备降低 50% 以上。
(四)污泥减量与 VOCs 控制,规避二次污染风险
艾柯设备集成污泥低温干化模块,将污泥含水率从 90% 降至 30%,体积减少 60%,处置成本降低 50%;同时,配备活性炭吸附 + UV 光解 VOCs 处理单元,确保废气排放符合《辽宁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彻底解决二次污染问题。
五、艾柯设备在辽宁省农药厂的应用案例与成效
辽宁某大型杀虫剂生产企业(年产能 5000 吨),其生产废水含高浓度氯氰菊酯、甲苯及重金属铜,COD 浓度达 18000mg/L,含盐量 12000mg/L,传统处理设备无法达标。2024 年 6 月,该企业引入艾柯 AK-GYNY-50 系列工业级
污水处理设备(日处理量 50 吨),经过 6 个月稳定运行,处理后废水 COD 浓度稳定在 35-45mg/L,氨氮浓度低于 5mg/L,铜离子浓度 0.02mg/L,各项指标均满足 DB21/3160-2019 标准要求,顺利通过环保验收。
企业环保负责人表示:“艾柯设备不仅解决了我们的达标难题,还帮助企业年节省运维成本超 200 万元,污泥处置费用减少 120 万元。设备运行 1 年来无故障停机记录,智能控制系统让我们实现了无人值守管理,大幅降低了环保管理压力。” 截至 2025 年 10 月,艾柯工业级
污水处理设备已在辽宁省 17 家农药生产企业投入使用,成为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向工业领域延伸的标杆案例。
六、行业发展趋势与选型建议
未来,辽宁省农药厂污水处理将朝着 “零排放、资源化、智能化” 方向发展,膜蒸馏、电渗析等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将逐步普及。企业在选型时应重点关注:一是设备对特征污染物的针对性处理能力,需结合自身产品类型选择定制化方案;二是设备的抗冲击性与稳定性,确保适应批次生产的水质波动;三是全流程环保性,需同步解决污泥与 VOCs 二次污染问题。
艾柯凭借在实验室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工业级定制化升级,已形成覆盖农药、化肥等农业相关行业的完整解决方案。其设备不仅通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还获得辽宁省环境保护产品认证,是农药企业环保升级的首选品牌。未来,艾柯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农业工业污水处理技术迭代升级,助力辽宁省农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