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化妆品企业研发实验室针对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难题,完成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的专项升级,通过 “破乳分离 - 生物降解 - 深度净化” 的布局设计,实现含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高效处理,表面活性剂去除率达 99%,出水符合《化妆品生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要求,为化妆品研发实验的合规开展提供保障。
该实验室在化妆品配方研发中大量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等表面活性剂,每日产生含表面活性剂的废水 1.2 吨,表面活性剂浓度高达 500-800mg/L,传统处理工艺因难以破乳,导致 COD 去除率低、出水泡沫多。新部署的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采用 “破乳 - 降解 - 净化” 三段式布局,前端破乳模块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破坏表面活性剂的胶体结构,形成絮体沉淀,去除 60% 以上的表面活性剂;中段生物降解模块接种表面活性剂降解菌,在好氧条件下将剩余表面活性剂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进一步降低表面活性剂浓度至 10mg/L 以下;末端深度净化模块采用活性炭吸附和超滤膜过滤,确保出水清澈、无泡沫,COD 去除率稳定在 88% 以上。
设备布局与化妆品研发工艺高度适配,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紧邻研发实验区设置,采用封闭式管道输送废水,避免表面活性剂挥发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影响实验室环境;设备核心生物降解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调整降解菌的接种量和反应时间,适应不同化妆品配方研发产生的废水特性;同时,设备设置泡沫消除系统,在好氧处理模块顶部安装喷淋装置,通过喷洒消泡剂及时消除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防止泡沫溢出影响设备运行。
智能化布局提升处理精度和管理效率。设备内置表面活性剂在线监测仪和 COD 检测仪,每 15 分钟检测一次进水和出水水质,数据自动上传至实验室环保管理平台,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调整破乳药剂投加量和生物降解时间;同时生成《每日处理报告》,记录处理水量、药剂消耗量、出水指标等关键数据,满足企业内部环保审计和外部监管要求。此外,设备配备远程监控功能,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减少现场运维频次。
经济与环保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