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农业实验室污水深度处理行业背景与技术需求
辽宁省农业实验室在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领域的科研活动日益频繁,实验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年排放量超 500 万吨。随着《辽宁省科研机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指南》的发布,要求农业实验室污水不仅需达到常规指标达标,还需满足回用要求(如绿化用水、实验冲洗用水),推动污水处理从 “达标排放” 向 “深度回用” 转变。当前,辽宁省农业实验室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普遍滞后,传统处理工艺难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的深度处理技术升级成为行业迫切需求。

二、辽宁省农业实验室污水深度处理核心技术难点
(一)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深度去除技术不足
农业实验室污水中的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常规生化工艺难以彻底降解,需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进行深度处理。但传统高级氧化技术存在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如臭氧氧化技术处理 1 吨污水的运行成本达 3-5 元,且对部分污染物去除率不足 80%。
(二)重金属深度去除与回收技术缺失
现有处理技术多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重金属,虽能满足排放要求,但重金属资源未得到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化学沉淀产生的污泥含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高。辽宁省农业实验室每年产生含重金属污泥超 1000 吨,资源浪费与环保压力并存。
(三)污水回用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不足
多数农业实验室污水处理后仅用于排放,回用率不足 10%。主要原因是深度处理技术不成熟,处理后污水水质无法满足回用要求;同时,深度处理设备投资成本高,实验室科研经费有限,难以承担相关费用。
(四)深度处理设备体积大,实验室安装受限
深度处理需增加多个处理单元,传统设备体积庞大、布局复杂,辽宁省多数农业实验室场地空间有限,难以安装大型深度处理设备;同时,深度处理设备运行时能耗高、噪声大,影响实验室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艾柯深度处理技术与设备创新
(一)新型光催化氧化技术,高效降解难降解污染物
艾柯研发的新型光催化氧化技术,采用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型催化剂与紫外线协同作用,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 98% 以上,较传统臭氧氧化技术运行成本降低 60%。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艾柯 AK-SYFS-D 系列深度处理设备,处理后污水 COD 浓度可降至 20mg/L 以下,满足实验冲洗用水要求。
(二)重金属吸附 - 回收一体化技术,实现资源循环
艾柯开发的重金属吸附 - 回收一体化技术,采用新型螯合树脂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达 100-200mg/g,吸附率超 99.5%;同时,通过洗脱剂将吸附的重金属离子洗脱回收,回收率达 90% 以上,实现重金属资源循环利用。该技术应用于艾柯深度处理设备后,每年可帮助实验室回收重金属超 50 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 10 万元。
(三)膜分离与消毒协同技术,提升回用率
艾柯深度处理设备集成超滤 +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与紫外线 + 臭氧消毒技术,超滤膜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反渗透膜可去除盐分和微量污染物,产水水质达到 GB/T 31962-201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回用率提升至 60% 以上。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实验冲洗、绿化灌溉、设备冷却等,年节省水资源消耗 30%。
(四)紧凑型节能设计,适配实验室环境
艾柯深度处理设备采用一体化紧凑设计,将光催化氧化、重金属吸附、膜分离、消毒等多个处理单元集成于一个设备主体,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深度处理设备的 1/3;同时,采用节能电机和高效换热器,能耗降低 40%,运行时噪声低于 45 分贝,无异味排放,完全满足实验室安装要求。
四、应用案例与技术成效
辽宁省某农业大学土壤检测实验室,实验废水含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COD 浓度达 2000mg/L,重金属镉浓度达 1mg/L,传统处理设备无法实现深度回用。2024 年 4 月,该实验室引入艾柯 AK-SYFS-D05 系列深度处理设备(日处理量 0.5 吨),经过 6 个月稳定运行,处理后污水 COD 浓度稳定在 15-20mg/L,重金属镉浓度低于 0.01mg/L,回用率达 65%,年节省水资源消耗 1000 吨,年回收重金属镉超 10 公斤,创造经济效益超 2 万元。
实验室科研负责人表示:“艾柯深度处理设备不仅解决了我们的污水回用难题,还实现了重金属资源回收,为科研工作提供了环保保障,同时降低了科研经费压力。” 该技术已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深度处理技术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