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农药厂污水零排放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随着《辽宁省 “十四五”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实施,农药行业被列为污水零排放重点推进领域,要求到 2027 年,全省大型农药生产企业实现污水零排放,中小型企业污水回用率提升至 90% 以上。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2024 年发布的《农药行业污水零排放技术指南》,明确了污水零排放的技术路径和考核标准,推动农药企业从 “达标排放” 向 “零排放” 转变。当前,辽宁省农药厂污水零排放技术应用率不足 10%,主要面临技术不成熟、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等难题,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业级升级技术为零排放实践提供了新方向。

二、农药厂污水零排放核心技术难点
(一)高盐污水蒸发结晶能耗高
农药厂污水经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浓水含盐量高达 10000-30000mg/L,需通过蒸发结晶实现盐分离。传统蒸发结晶技术能耗高达 80-120kWh / 吨水,处理 1 吨浓水的运行成本达 50-80 元,企业难以承受。
(二)盐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蒸发结晶产生的盐含有少量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难以回收利用,需委托专业机构处置,处置成本高达 2000-3000 元 / 吨,增加了企业环保负担。
(三)膜污染严重,使用寿命短
污水零排放过程中使用的反渗透膜、纳滤膜易受有机物、重金属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传统膜使用寿命仅为 1-2 年,更换成本高。
(四)投资成本高,企业积极性不足
一套日处理量 50 吨的污水零排放系统投资成本达 800-1200 万元,投资回收期长达 5-8 年,多数农药企业因资金压力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缺乏实施污水零排放的积极性。
三、艾柯污水零排放技术与设备解决方案
(一)多效蒸发 + 膜蒸馏耦合技术,降低能耗
艾柯研发的多效蒸发 + 膜蒸馏耦合技术,将多效蒸发的余热回收利用,为膜蒸馏提供热源,能耗降至 30-40kWh / 吨水,较传统技术降低 60% 以上,处理 1 吨浓水的运行成本降至 20-30 元。该技术应用于艾柯 AK-GYNY-ZP 系列零排放设备,已在多家农药企业成功应用。
(二)盐精制回收技术,实现资源循环
艾柯开发的盐精制回收技术,通过沉淀、过滤、离子交换等工艺,去除蒸发结晶盐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精制盐纯度达 99% 以上,符合工业盐标准,可回收用于农药生产或对外销售。某农药企业采用该技术后,年回收工业盐 500 吨,创造经济效益超 30 万元。
(三)抗污染膜材料与在线清洗技术,延长膜寿命
艾柯采用新型抗污染膜材料(如聚偏氟乙烯 PVDF 改性膜),膜表面光滑,不易吸附污染物,使用寿命延长至 3-5 年;同时,配备在线化学清洗系统,定期对膜进行清洗,恢复膜通量,降低更换成本。
(四)模块化设计 + 政策补贴对接,降低投资压力
艾柯污水零排放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企业可根据自身污水量分阶段投资建设,降低初期投资压力;同时,艾柯为企业提供政策补贴对接服务,帮助企业申请辽宁省污水零排放专项补贴(最高补贴额度达设备投资的 30%),缩短投资回收期至 3-4 年。
四、应用案例与实践成效
辽宁某大型农药生产企业(年产能 8000 吨),日均产生污水 100 吨,浓水 20 吨,传统处理方式无法实现零排放。2024 年 9 月,该企业引入艾柯 AK-GYNY-ZP100 系列污水零排放设备(日处理量 100 吨),经过 5 个月稳定运行,实现污水 100% 回收利用,年回收水资源 3.6 万吨,年回收工业盐 1000 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 80 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 3.5 年。
企业环保负责人表示:“艾柯污水零排放设备不仅帮助我们实现了环保达标,还通过资源回收创造了经济效益,大幅降低了投资压力和运行成本。” 该项目已成为辽宁省农药行业污水零排放的示范工程,推动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向工业零排放领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