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化肥厂污水资源化利用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辽宁省是化肥生产大省,也是水资源短缺地区,化肥行业年耗水量超 1 亿吨,污水排放量超 3000 万吨。随着《辽宁省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条例》的实施,要求化肥企业污水回用率 2025 年达到 60% 以上,2030 年达到 80% 以上。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与水利厅联合发布的《化肥行业节水减排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对污水回用率达到 70% 以上的企业给予每吨水 0.5 元的补贴,同时将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纳入企业绿色评级指标,直接与信贷、税收优惠政策挂钩。
当前,辽宁省多数化肥企业污水处理仍停留在 “达标排放” 阶段,回用率不足 20%,水资源浪费严重。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的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在化肥行业的跨界应用,为污水回用提供了成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年均增长 40% 以上,成为推动行业节水减排的核心动力。
二、辽宁省化肥厂污水资源化利用核心制约因素
(一)污水水质复杂,回用处理难度高
化肥厂污水经常规处理后,仍含有微量重金属(铅、镉、氟等)、高盐分会(TDS 500-1000mg/L)及残留有机物,无法满足生产循环用水(如冷却用水、工艺用水)要求。例如,循环冷却水对 COD 要求≤30mg/L、硬度≤250mg/L,而常规处理后污水 COD 普遍在 50-80mg/L,硬度超 300mg/L,需深度处理方可回用。
(二)深度处理成本高,企业积极性不足
传统污水资源化技术(如反渗透、蒸发结晶)处理 1 吨污水的运行成本高达 8-12 元,投资回收期长达 6-8 年。以日处理 100 吨污水的化肥企业为例,建设一套深度回用系统需投资 500-800 万元,年运行成本超 300 万元,远超企业承受能力,导致多数企业选择直接排放。
(三)回用技术与生产需求不匹配
现有深度处理技术多针对单一水质指标优化,缺乏与化肥生产工艺的适配性设计。例如,部分回用技术虽能降低 COD 和盐分,但处理后水质 pH 值波动大,易导致生产设备腐蚀;或产水硬度不足,影响锅炉给水安全,难以实现稳定回用。
(四)资源化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完善
化肥厂污水回用主要集中在低端用途(如绿化、冲洗),缺乏高附加值利用途径;同时,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回收的盐资源缺乏配套处置渠道,资源化产品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制约了技术推广。
三、艾柯化肥厂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方案
(一)多级膜分离耦合技术,实现水质精准调控
艾柯针对化肥厂污水回用需求,开发 “超滤 + 纳滤 + 反渗透” 三级膜分离耦合系统。超滤单元去除悬浮物和胶体,SDI(污染指数)降至 5 以下;纳滤单元选择性截留有机物和多价离子,COD 去除率达 95%,硬度去除率超 90%;反渗透单元深度脱盐,产水 TDS 降至 50mg/L 以下。同时,通过智能水质调配模块,根据生产用水需求(如冷却用水、锅炉给水)自动调整 pH 值(7.0-8.5)和硬度(100-200mg/L),确保产水完全适配生产工艺。
该技术处理后水质达到 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可直接用于化肥生产的循环冷却、工艺配料等环节,回用率提升至 75% 以上。
(二)低能耗工艺设计,降低运行成本
艾柯通过三大技术创新降低能耗:一是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将反渗透浓水压力能回收利用,能耗降低 30%;二是优化膜组件排列与运行参数,膜通量提升 20%,单位水量处理能耗降至 2-3kWh / 吨;三是开发高效药剂投加系统,药剂消耗量减少 40%,处理 1 吨污水的运行成本降至 3.5-4.5 元,较传统技术降低 60% 以上。
以日处理 100 吨污水的企业为例,采用艾柯技术后年运行成本仅 15 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 3-4 年,大幅提升企业积极性。
(三)全流程资源化设计,提升经济效益
艾柯设备集成 “污水回用 + 盐资源回收 + 污泥资源化” 全链条解决方案:一是纳滤浓水经电渗析浓缩回收工业盐(纯度 98% 以上),可回用于化肥生产或对外销售,日处理 100 吨污水可回收工业盐 500 公斤,年创造收益超 30 万元;二是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低温干化 + 生物发酵,加工为有机肥料原料,含水率降至 30% 以下,处置成本降低 50%;三是配套建设雨水收集系统,与再生水协同利用,进一步降低新鲜水消耗。
(四)智能运维管理,保障稳定运行
设备搭载物联网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测产水水质(COD、TDS、硬度等 12 项指标)、膜组件运行状态及能耗数据,通过 AI 算法自动优化运行参数;同时,配备远程诊断与故障预警功能,设备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 4 小时,年稳定运行时间达 8000 小时以上,大幅降低企业运维压力。

四、应用案例与实践成效
辽宁某大型尿素生产企业(年产能 80 万吨),日均产生污水 150 吨,传统处理后直接排放,年耗新鲜水 50 万吨,水资源成本超 200 万元。2024 年 10 月,该企业引入艾柯 AK-HNFY-ZY150 系列污水资源化设备(日处理量 150 吨),经过 6 个月稳定运行,实现以下成效:
污水回用率达 78%,年回收再生水 4.2 万吨,替代新鲜水消耗,年节省水资源成本 168 万元;
年回收工业盐 270 吨,对外销售收益超 54 万元;
污泥处置成本降低 50%,年节省环保支出 60 万元;
处理 1 吨污水运行成本 3.8 元,较传统技术降低 62%,投资回收期仅 3.2 年。
企业生产负责人表示:“艾柯设备不仅帮助我们实现了节水减排目标,还通过资源回收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仅水资源和盐资源回收两项,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省成本超 220 万元。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智能运维系统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截至 2025 年 10 月,艾柯化肥厂污水资源化设备已在辽宁省 15 家化肥企业投入使用,累计处理污水超 80 万吨,回收再生水 62 万吨,回收工业盐 3500 吨,成为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跨界应用的成功典范,推动化肥行业从 “被动环保” 向 “主动创效” 转型。
五、行业发展趋势与推广建议
(一)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辽宁省化肥厂污水资源化将朝着 “低能耗、高适配、全链条” 方向发展:一是膜材料技术升级,开发抗污染、高通量的新型膜组件,进一步降低能耗;二是耦合新能源技术,利用光伏、风电为
污水处理设备供电,实现 “零碳回用”;三是智能化水平提升,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污水处理虚拟仿真系统,实现全流程精准调控。
(二)推广应用建议
政府层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污水资源化设备投资补贴比例提高至 40%,同时建立再生水交易市场,明确再生水定价机制,提升企业积极性;
企业层面:结合自身生产工艺需求,选择定制化资源化方案,优先实现高附加值回用(如工艺用水),提升投资回报;
技术层面: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辽宁省农业实验室
污水处理设备的深度处理技术与化肥生产工艺融合,开发更多适配性强的资源化技术。
六、结语
污水资源化是解决辽宁省化肥行业水资源短缺与环保压力的核心路径,也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举措。艾柯凭借在实验室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跨界创新与定制化设计,为化肥厂污水资源化提供了高效、经济、稳定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未来,艾柯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更多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构建 “技术研发 - 设备制造 - 运维服务 - 资源回收” 完整产业链,助力辽宁省化肥行业实现节水减排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农业污水资源化利用提供 “辽宁样板”。